原標題
趙明:開疆拓土有擔當
“干什么工作都有第一次,困擾了當地居民十幾年的問題能徹底解決,說明我們摸準了第一次過河的石頭?!?/p>
“公共利益沒有小案,我們都要用心用情去辦好?!?/span>
五年前,公益訴訟尚在試點階段時,趙明指導了安徽省首例開庭審理并勝訴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;五年后,這起案件所指向的延續(xù)16年的垃圾填埋場,早已成為了水清草綠的坑塘農用田。而趙明也于今年3月由安徽省阜陽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升任阜南縣檢察院檢察長。
“他有耐心、有擔當,最難能可貴的是從不畏難,敢為人先!”說起這幾年在公益訴訟工作中“開疆拓土”的趙明,安徽省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評價。
“總有人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
趙明不能忘記2016年2月23日第一次看到垃圾填埋場那天,阜南縣鹿城鎮(zhèn)苗寺村臭氣熏天、污水橫流的場景。
根據群眾匿名舉報,該大型垃圾填埋場占用農用地堆放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,長達16年,導致垃圾場附近的谷河、土地、空氣受到嚴重污染,影響到當地的防洪安全和周邊群眾的正常生活。趙明敏銳探查到這一案件線索,帶領團隊成員多次到當地走訪,查明阜南縣住建局違法行使職權,將阜南縣鹿城鎮(zhèn)56.8畝農用地違法指定為生活垃圾填埋場,且沒有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,致使周邊環(huán)境污染嚴重。
2016年4月20日,阜南縣檢察院向阜南縣住建局發(fā)出檢察建議,建議該局作為主管單位停止向該填埋場傾倒垃圾,依法對該填埋場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,對于造成的污染采取補救措施。
檢察建議發(fā)出后,檢察機關在跟進監(jiān)督時卻發(fā)現,阜南縣住建局雖然采取了一定措施,但并未針對將這塊土地作為垃圾填埋場的違法行為予以糾正,生活垃圾仍在持續(xù)傾倒、堆放,周邊環(huán)境也沒有得到實質改善。趙明意識到,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,壓實責任主體是關鍵。接下來的日子里,他指導阜南縣檢察院周密設計工作方案,全面進行調查取證,充分進行法律論證,最終經層報最高檢批準,阜南縣檢察院對阜南縣住建局提起行政公益訴訟。
2016年10月20日,法院當庭宣判,全部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,最終促使這個堆放生活垃圾70余萬噸、存在了16年的垃圾填埋場得到了徹底的根治。多家媒體對此案進行了報道,該案也被寫入2017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。
“干什么工作都有第一次,總有人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,困擾了當地居民十幾年的問題能徹底解決,說明我們摸準了第一次過河的石頭?!?021年4月17日,趙明看著苗寺村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不無感慨地說。
999株古樹名木煥發(fā)生機
在阜陽市臨泉縣古沈國歷史文化園內,有一株唐代的銀杏樹,是國家一級古樹,樹齡在1350年左右。2019年初,趙明來此走訪調查時看到,由于當地老百姓的長年祭拜,這棵樹的樹體已被焚香煙熏破壞得斑駁不堪,樹枝也因養(yǎng)護不當而岌岌可危。
阜陽市地處黃泛區(qū),現存有999株古樹名木?!捌渌墓艠涿居謺趺礃幽??”趙明組織人員進行初步調查發(fā)現,情況不容樂觀,部分古樹名木破壞嚴重,少數已瀕臨死亡。針對林業(yè)部門在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監(jiān)管缺位、養(yǎng)護資金落實不到位、保護意識和養(yǎng)護技能缺乏等問題,趙明帶領兩級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“守林護綠”專項監(jiān)督行動,對全市近千株古樹名木逐一走訪調查。
2019年3月6日,阜陽市9個檢察院同步向當地林業(yè)部門發(fā)出檢察建議,建議林業(yè)部門對轄區(qū)范圍內古樹進行全面排查,加強對古樹名木的認定、登記、建檔、公布和掛牌,落實養(yǎng)護責任,加強日常監(jiān)管和對破壞古樹名木違法行為的執(zhí)法力度;用好古樹名木保護的專項資金,落實養(yǎng)護補償機制;提升市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;加強司法和行政執(zhí)法的辦案協作,推動建立和完善地方保護古樹名木的規(guī)范性文件。
專項監(jiān)督行動期間,阜陽市兩級檢察機關共受理相關案件線索138件,立案137件,發(fā)出訴前檢察建議131件。林業(yè)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立即進行整改,對古樹名木按樹齡進行分級別實地調查、組織專家鑒定、政府公示、編號建檔、掛牌制牌,同時細化了保護管理措施,編制了“一樹一策”方案,還聘請古樹保護專家為“魏野疇棗樹”“唐代古銀杏樹”等受損的一級古樹制定保護方案,進行復壯、保護和養(yǎng)護管理。
在此基礎上,阜陽市檢察院就古樹保護中存在的問題,向阜陽市委、市政府進行專題報告,還聯合市人大法工委、市林業(yè)局等7家單位共同召開全市古樹名木保護協調會,推動了古樹名木保護規(guī)范性文件的出臺。經過努力,上述999株古樹名木都得到了妥善的保護,一些“受傷”的古樹重新煥發(fā)出生機。
“只要老百姓需要,都要用心用情去辦好”
2020年9月28日凌晨,檢察干警對阜陽市太和縣第二小學南至文廟大成殿沿街的20余家同類店鋪違規(guī)向未成年人售酒情況進行走訪排查,收集問題線索。此后,檢察機關聯手縣公安局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、文化旅游體育局等5家單位,向當地酒類經營者發(fā)出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倡議,并將校園周邊等學生集中區(qū)域的KTV、飲吧作為整治重點。
“孩子的事都是天大的事,可別以為保護未成年人跟公益訴訟沒關系,只要是老百姓關心的事,都可能跟公益訴訟有關?!被貞浧鹑ツ?月阜陽市檢察機關開展的“守護校園及周邊安全”公益訴訟專項監(jiān)督,趙明告訴記者,“此次專項行動聚焦中小學、幼兒園及周邊的衛(wèi)生、消防、食品、交通、治安等重點領域,以推進‘一號檢察建議’在公益訴訟條線落實落細?!?/p>
2020年4月1日上午,阜陽市春季漁業(yè)增殖放流活動正在舉行。由阜陽市檢察院辦理的全市首例漁業(yè)資源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被告賠償的2.31萬元,全部用于此次放流魚苗補償。參與活動的群眾紛紛為檢察機關的做法點贊:“這次放了100多萬尾魚苗,電魚的人賠償的魚苗也在里面啊,真好!”
從環(huán)境污染到古樹保護,從“孩子們的事”到小區(qū)“飛線充電”,從頭頂上的安全到腳底下的安全、舌尖上的安全,多年來,趙明帶領他的公益訴訟團隊,先后辦理了全省首例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案件、首例支持環(huán)保部門環(huán)境損害賠償案件、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,有4起案件被最高檢評為典型案例。
在阜陽市檢察院工作期間,趙明還主持建設了安徽省檢察機關最早的“智慧檢務+公益訴訟”網絡平臺,將手機取證應用程序、檢測設備數據、現場取證音視頻數據與指揮中心連接起來,從而實現了辦案信息化。該平臺特別設立了一個公益訴訟微程序,以方便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到公益保護中來。用戶只要在自己的微信上搜索到這個微平臺小程序,登錄后通過“公益訴訟隨手拍”,就能隨時隨地向檢察機關提供公益訴訟線索。
“公共利益沒有小案,只要老百姓需要,我們都要用心用情去辦好。”趙明說。